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 。 安妮·埃尔诺(1940—)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2年10月6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 。 安妮·埃尔诺(1940—)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
日本“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启动仪式暨中国科幻文学分享会在东京举行 2022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当天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创办的日本“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正式启动,并举办首场活动“中国科幻文学分享会”。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宝树、七月,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三体》日语版译者大森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
“对于非洲写作而言,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1年10月7日,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1948-)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七位获此殊荣的非洲作家,并引发是年的非洲文学获奖热潮。2021年由此被称作“非洲文学年”。人们不禁会问,这一年的文学奖项为何如此青睐非洲作家?这些作品的独特魅力、过人之...
2022年9月15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办“品读援助故事,传递中国温度”交流活动并发布新书《“一带一路”上的玫瑰故事》。邓波清副署长致辞并与中外嘉宾分享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暖心故事。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卫健委等部委有关负责人,贝宁、蒙古、老挝、尼日利亚等国驻华使节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人民日报...
秋色初染的欧洲名城维也纳,以盛夏的炎热迎来了一场国际华文文学盛会。 2022年9月3日,近五十位来自欧美各国和中国大陆(线上)的华文作家、翻译家、学者,在维也纳西城一座金色古典别墅内欢聚一堂,参加欧洲华文笔会主办的“2022维也纳文学对话”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文学对话”)。 文学对话的金色楼宇 欧洲华文笔会会长方丽娜致开幕词,欢迎并感谢...
9月1日,在第五届“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上,中国外文局朝华出版社发布了“中拉文明对话”系列丛书的最新成果:江苏省对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江苏实践篇》和常州大学西葡拉美译丛《西属美洲的中国元素: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两部著作。 《西属美洲的中国元素: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印记》一书是常州大学与朝华出版社战略合作项目的重要...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人文交流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常言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学是心灵的窗口,是民族性格、文化传统乃至国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关切,总是会在相当程度上,以艺术的方式,通过重大事件的书写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具体而微地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因此,要了解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
讲述钱秀玲女士二战期间在比利时从纳粹枪口下拯救110名当地民众的真实故事的书《忘记我》荷语版发布会当天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 《忘记我》是“中国好书”作者徐风历时16年,亲赴比利时艾克兴、鲁汶和中国宜兴、台湾,遍访“比利时国家英雄”钱秀玲女士的后代与故旧,独家获取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还原了一位中国女性的传奇人生和感人故事。 该书...
——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区域合作分论坛侧记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8月9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区域合作分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来自相关地区、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广泛探讨、深入交流。论坛现场发布了2022“一带一路”建设案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
2021年底,由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主任、博雅特聘教授董强合著的《唐诗之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法国作家与中国学者的一次跨文化书写,也是一次跨文化对话实践。 勒克莱齐奥将唐代视为人类文学的黄金时代。他和董强合作书写,化繁为简,突破时空经纬,以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