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初染的欧洲名城维也纳,以盛夏的炎热迎来了一场国际华文文学盛会。
2022年9月3日,近五十位来自欧美各国和中国大陆(线上)的华文作家、翻译家、学者,在维也纳西城一座金色古典别墅内欢聚一堂,参加欧洲华文笔会主办的“2022维也纳文学对话”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文学对话”)。
欧洲华文笔会会长方丽娜致开幕词,欢迎并感谢远道而来的北美、南美及欧洲各国的华文作家、诗人、学者和翻译家,同时向在线关注和支持维也纳文学对话的大陆评论家及海外文友们致意。她说:文学,让我们克服疫情和战争的双重阴影相聚维也纳,在如此优雅的环境里,心无旁骛地沉浸于文学世界。倾听与互动,切磋与探讨,在当下,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任何现代化科技手段,都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以谦卑之心对待文学,以敬畏之心对待文字,让我们借助今天的文学研讨,在对比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资深作家的创作经验和评论家老师的解析中获得启发,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空间和品质,在深度和高度上再进一步。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特发来贺辞,对“2022维也纳文学对话”国际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近年来欧洲华文笔会蓬勃发展,不仅凝聚了一支数量可观的海外华文作家队伍,而且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欧华文学选刊》硕果累累,佳作纷呈,笔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发展前景。来自五湖四海的笔会成员们,从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出发,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多元的创作实践搭建了一座贯通中西的世界文学桥梁,为促进东西方文化对话,推动世界文化融合作出了宝贵贡献。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杨教授,代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向本次盛会表示祝贺。她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现场中,我们相聚于此,共同探讨“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海外华文文学”议题,在过去的历史轨迹中,特别是自“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每一个人的生活、情感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而文学也必然见证、呈现这个时代,并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保存这段历史记忆。本次会议议题丰富,参会者覆盖的地域广泛,研讨的成果令人期待。她呼吁,愿我们携手同行,共创世界华文文学的美好明天!
资深翻译家曹乃云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辞,真诚祝贺“2022维也纳文学对话”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果。
研讨会设置五大文学主题研讨板块。每个主题板块设有一位主持人并做主题发言,多位与会者做专题报告,分享写作经历与经验。每个主题板块内容丰富多彩并深刻独到、引人入胜,令与会者深感受益,收获颇丰。
第一主题:世界华文文学的精神走向
此主题研讨板块由欧华笔会副会长安静(奥地利)主持。她在主题发言中对欧华文学的主要特点和近况进行了概述,围绕着欧华文学中浓郁的欧洲气质和异国情调、文化混血儿视角、对战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追溯与反思、欧华文学中的双语写作、翻译和诗歌创作等五个方面,展开了精彩的分析和概括。
随后,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洛城作家》主编杨慰慰,就美国洛杉矶华文写作现状做了介绍。美国文学刊物《红杉林》创办者和总编吕红博士认为,“文学对话”精彩纷呈,让大家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精神走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红杉林》创刊17年来,创作与研究并呈、典范与新锐兼容,拓展领域及触角,跨疆域跨文化,北美与欧华作家多层面开展文学对话,涵盖名家新秀、学术评论,为世华文坛增添异彩。
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巴西作家林美君在《浅谈南美笔耕》题目中,介绍了南美洲华文作家协会于创会至今的写作情况和各位作家的作品特色,认为作家必须“关怀社会、肯定人性”,要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和造福社会的责任感,“感性的说理,理性的抒情”,执笔写作不忘本;任何文艺团体的成员,除了埋首于文学创作外,还应通过书写为后人留下历史见证,引导后代以自身是龙的传人为傲为荣。
加拿大女作家协会会长郎莉介绍了加拿大女作家协会概况。该协会于2018年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注册成立,是个年轻的文学团体,会员来自世界五大洲八个国家。其中八名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三名会员出版有翻译作品,七名会员在各种征文中获奖。
大陆学者邓瑗副研究员在线分析了《欧华文学选刊》“抒情与史诗”的两个特质,认为《欧华文学选刊》的作品,既以热切姿态参与世界的对话,体现了回应时代的担当与勇气,又呈现了较明显的自叙传风格,无意中呼应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第二主题:海外小说的经典化之路
法国尼斯大学汉学系主任黄晓敏博士主持该板块研讨,并做了题为“语境的转换:浅谈域外小说写作与翻译之体验”的发言报告。她通过自己双语写作和翻译的体验,分享关于语境转换的思考:用外语写作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母语的过程。语境的转换,与文化转场同步。特定的语言群体,代表了与之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范畴、道德风俗等。
匈牙利著名作家、翻译家余泽民的学术报告《海外小说应具备的文学特质》,从跨文化优势、跨语言优势、非职业写作、非功利写作、双向读者群等几个方面,挖掘了海外小说成为世界性优秀作品的的潜能。
美国常少宏在《写作可以学习》中谈到:美国学者提出一万小时定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你付出一万小时的学习与专注,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了。写作有技巧,可以学习,比如故事从中间开始讲;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延迟读者阅读过程的技巧就是调胃口卖关子、埋线索;关注用词与写法的陌生性、原创性;不要陈词滥调等等。
荷兰岳韬结合自己创作经验,做了《距离的意义——域外小说创作的优势、局限和突破》的学术报告。她认为,在异乡用母语写作是件孤独的事。正因为哪里也不属于,所以能够更加客观地观察和思考,更加自由地进行创作,而不用担心被主流语境和价值观所裹挟。在一个全球化迅速退潮,意识形态加剧极化和碎片化的时代,文化中间人的视角对创作者来说是笔财富。她的观点与余泽民有异曲同工之处。
奥地利沈宪风趣地回顾了欧华笔会从“从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到今天蔚为壮观的发展过程。他强调,用中文写作就是客观上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复兴作贡献,在与字母体共存的世界中,华文写作者要像“和尚念经”那样,不屈地表现自己。
第三主题:散文面面观
德国夏青青主持并做了《在写作中升华》的主题发言。少年出国的她回顾了生活以及写作之路,从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角度探讨了写作的不同层次需要: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写作是为了实现自我,追求梦想,升华自己的人生。
来自葡萄牙的学者周淼,在题为“散文的翻译·阐释·创作——以《不安之书》为例”的在线报告中,分享了她在翻译葡萄牙现代主义核心作家佩索阿的重要散文作品《不安之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创作启发,认为文学研究、翻译和创作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
奥地利的焦秀梅女士与曹乃云先生一样,是本届研讨会最年长者之一,年过八旬。她在《文学让我的人生更精彩》的发言中说:我们这代人的经历丰富多彩,精神世界的追求远高于物质上的享受。经历过苦难、伤害和不公,但要用写作来呈现,以使后人引以为戒。感谢笔会这个高品质的舞台,使我对文学抱有终生不渝的热爱与坚持。焦秀梅的发言让大家深感敬佩与鼓舞。文学无关乎年龄,只与有趣的灵魂相伴。
奥地利的畅洁表达了《我为什么要写作》的个人真实感受。来自德国的颜玢抒发了《在写作中贴近文学》的肺腑之言:读书和远行是写作的源泉。于初习者而言,有老师的悉心指点和专业的文学平台是何等的幸运。群星璀璨的欧华笔会不仅高手云集,更有为他人作嫁衣的优秀文人。要想贴近文学,多动笔;要想超越自己,还是多动笔。
大陆学者宋晓英教授以“奥地利华人文坛双姝的散文创作”为题,对奥地利两位女作家方丽娜和安静(颜向红)的散文进行了研究和评论。她说:方丽娜的散文探索的广度和深度,让人联想到博尔赫斯式的叙事手法,体现生命在时代、空间中的丰富状态。这种成功来自于她的视野,以及行走中的认知。安静在创作和评论两方面发力,散文行文简练,概括性强,兼有历史高度的眼光,其修辞美学兼采古典美学与西洋典故,叩问在“生命意识”的视角之下,生命、精神和文化的再生问题。方丽娜与安静是两位文学史的建构者,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领军人物。
第四主题: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维度及多种可能
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常恺主持本主题板块,并做《穿梭于现实和历史的非虚构写作》主题发言。常恺阅历丰富、笔墨娴熟,在多家大媒体、文学期刊上发表过作品。他谈到:非虚构作品是以事实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展示。非虚构作品范围极大,涵盖近30个种类,回忆录、日记、新闻、游记、历史,账簿、书评、文学评论、摄影、教科书等等。非虚构作品概念推出之后,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深受读者欢迎。在海外生活的三十多年,使我对奥地利与中国之间那些被历史掩埋的人物和事件很感兴趣,非常享受这个史海钩沉的过程与写作,也很有意义。
德国作家洪莉以“那些真实世界发生的故事更能击痛我的灵魂”为题,介绍了自己从理工女转变成为纪实文学写作者的历程和求真理念。她谈道:理工科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我凡事求真的习惯。这种习惯也融进了我与生俱来的文学爱好中,养成了我对挖掘历史真实故事来龙去脉的执着和爱好。那些曾真实发生于世,却被埋没于红尘中鲜为人知的人与事,一旦被获知,我就再也放不下。一定要去寻找真相,挖出故事。他们比那些精彩的小说人物更能击痛我的灵魂,因为他们曾是栩栩如生的真实生命。
来自法国的王黎明,在《文章千古事——关于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几点个人看法》中说:非虚构文学创作概念首先被西方文学界所引用,被称为“第四类写作”。此文学形式强调作者个人视角,以及完全独立的写作态度。即不应依附或服从任何写作以外的因素,比如政治需要,媒体宣传等。非虚构写作排在首位的应是真实,包括历史的和当代的;其次是写作主体的态度,即作者的真实情感和理性思考的文字表达形式。
第五主题:域外诗歌写作和翻译的多维审视
斯洛伐克孙汉田博士主持此板块主题。他通过观察欧华笔会会员们诗歌创作的新发展,总结了以下几个可喜的新动向:第一,是生命书写的张扬。在诗歌创作方面,诗人们于抒情之外,更逐渐深入到对人的普遍生存困境的思考。第二,积极探索诗歌的语言边界。除了钻研新的意象和语言风格,部分诗人还在尝试新的断行、断句等类“副文本(Paratext)”技巧。第三,笔会的诗歌创作、翻译和批评实现了呼应和联动。
在本主题研讨中,来自美国的申美英由“写诗”一词引发了关于诗的种种联想,分析“写诗”与“叩寂”两个同义词中流露出的不同态度,对比古今由不同态度带来的不同结果。话题带有一定的批判性,目的是从批判中反思今人的不足。
奥地利翻译家李鸥博士在“浅谈翻译的心路历程”中说:我的翻译历程是兴趣使然。每一次接受委托,都满怀汲取新知识的浓烈渴望开始工作。对翻译的原著有严格的甄选,出于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爱好,对史书、文化类书籍情有独钟。翻译的过程,犹如和一位智者对话,犹如沐浴思想的阳光,这和日常紧张的工作节奏和体育训练形成鲜明对照,也是角色调换和休闲;奥地利另一位资深翻译、出版发行人王静教授,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德语翻译和出版”为题,分享自己从事中国哲学典籍、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学术研究著作译入德语并出版发行的经验,认为好作品一定能打动人心或给人以启迪。她举例说明从中文译入德语要用心打磨好标题,善用注释、附录等补充中国文化历史常识,并介绍了中文德译在出版发行领域面临的困境,指出,海外华文作品因其双重或多重文化背景和多维度视角而具有特殊意义,值得得到更多关注。
丰富的论题、专业的论述、自由的研讨,充分凸显出海外华文作家群体驾驭各种文学题材与体裁的写作成就和学术能力。多种文化的碰撞,异域的人生经历,相对纯粹的写作环境,笔墨酣畅之处,皆是灵魂的家园。期间《欧华文学选刊》总编安静与北美《红杉林》总编吕红、美国《洛城作家》主编杨慰慰、《洛城诗歌》编委申美英等互赠刊物,并就刊物的发展、编辑管理等问题进行交流。
欧华笔会副会长杨丽博士在闭幕辞中总结道:本次研讨会说明,我们已实现了欧华笔会成立的初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高品质的交流平台,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成长。事实证明,欧华笔会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发展成为欧洲华语文坛乃至国际华语文坛上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团体。欧华笔会会员的小说、散文专辑,相继亮相于专业文学杂志如《香港文学》《山西文学》《作品》等,《广州文艺》和《红杉林》欧华专辑也将问世。彰显欧华文学创作集体风采的德语版《旅欧华语作家小说集》即将出版。
评论家宋晓英于针对欧华笔会的发展势头,提出文学“维也纳学派之新态”的概念。2021年欧华笔会主办的《欧华文学选刊》问世后,瑞士作家和评论家朱文辉如是说:欧洲华文笔会在逆境中破茧而出,泽被欧华文友,可敬可佩复又可感。它的问世,象征着欧华文学“复兴运动”的开始,也将引领欧华作家迎接华文世界更多的惊喜。
海外文学评论家陈瑞琳也赞赏:曾几何时,欧华新移民作家还是散兵游勇,如今欧华笔会的发展气势,不仅有强大的组织结构,而且有自己的刊物。这三位一体的局面,标志着欧华新移民文学进入到了一个成熟发展的新时代。
比利时作家章平感慨道:维也纳文学对话,是一次充满惊喜和微妙体验的文学探索之旅。碰到许多有趣的人,听到许多有趣的话,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会议室、旅途中、饭桌上,对话交流无处不在,碰撞与包容,严肃与轻松,启示和感悟的火花,其美妙堪比夏夜的流星雨。
携手欧美作家,拓宽交流平台,“2022维也纳文学对话”国际研讨会,充分展示了欧美两大洲华文文学合力的份量。在因疫情阻隔,无法回国进行全球性华文文学活动的时刻,跨国跨洲的作家们自行联手打造一个文学平台,在非常时期承担起特殊使命,为欧美乃至其他海外作家开辟了更广阔的资源共享和交流渠道,具有里程碑意义。
议题多样的学术论坛,高水准的专业对话,吸引了国内外华文文学界的瞩目关注。会议尚未结束,世界各地媒体报刊的约稿蜂拥而至,欧美新文友不断加盟。欧洲华文笔会的文学力量与水准将再次得以升华飞跃。
研讨会后,文友们期待已久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旅游采风开启,“维也纳文学对话”在一场邂逅东欧历史风云,饱览天地风情万种的畅快之旅中得以延续升华,在梨花颂和圆舞曲的和鸣中轻舞飞扬。
美国洛杉矶诗人美英,以诗咏叹: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德国)红柳
编辑:刘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