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有信,明月照客来。7月19日晚,由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外联部、浙江省作协、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诗刊》社承办的“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盛大开幕。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齐聚钱江之滨、西子湖畔,共赴这场青春的盛会、文学的盛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诗人代表路易莎·罗芒(巴西)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伟,杭州市委副书记、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姚高员,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施战军,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洪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诗刊》主编李少君,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梁群,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等出席。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致辞
张宏森在致辞中向诗人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家来自不同国家,从物理空间上看也许相距遥远,但在心灵世界里,诗却让我们时时相通。诗歌使人精神欢愉,使灵魂发光,使天地温暖,使万物发声。它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能够超越历史与地理的阻隔,让我们探索人类共通的情感世界和多元的历史文化空间。
张宏森表示,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杂志自1980年创立青春诗会,至今已成功举办39届。这是中国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笔会,无数青年诗人经由它,成长为诗坛的中流砥柱,彼此也结为一生的挚友。“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正是在青春诗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一个全新设想,今天我们有幸见证它走向世界,期待它在国际诗歌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诗歌就像一条浩浩汤汤、奔流不息的精神运河,它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创造出一种共同语言,使多元多样的生活、情感、文化、思想得以碰撞融汇。诗歌对话让我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鼓舞,这也正是中国作协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我们希望用文学的力量,浚通人类文明的交流之河,加深相互了解、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张宏森谈到,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在广泛而深入的对外交流中获益匪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持续辐射到世界各地。“对远道而来的外国诗人朋友来说,虽然国际青春诗会只有短短几天,但我相信,中国的山水风物、历史人文,即便在你们已经看过广阔世界的双眼中,也一定会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如果这种光彩能够在你们未来的写作道路上留下潜移默化的印迹,那么这就是中国人民送给你们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希望大家把自己对中国文化、中国诗歌的理解与感受带回故乡,分享给身边的亲友,用诗歌搭建起我们心灵的沟通之桥,携手并肩,共同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也祝福大家永远与青春同行,祝福我们的诗歌永远年轻。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致辞
赵承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山水灵秀、人文蔚兴,吸引着历代先哲、文人墨客游历论学、登临唱和。春秋时期,《越人歌》的“楚辞式”浪漫标注了浙诗发展的起点;晋代王羲之兰亭雅集、谢灵运探玄山水,开启了山水诗歌发展的大幕;有唐一代,在以孟浩然、白居易等为代表的入浙诗人和贺知章、皎然等本土诗人的交相辉映下,浙诗正式在中国诗坛全面登场;两宋时期,浙诗发展渐入极盛,苏轼、王安石、辛弃疾、李清照等都曾在浙江留下千古绝句;元明清时期,涌现出宋濂、于谦、龚自珍等一批浙江诗人,在中国诗坛据有重要地位;及至近现代,艾青、徐志摩等浙江诗人佳作频出,引领诗坛。浙诗以清丽蕴藉、才情奇逸为主流,始终贯穿现实主义诗风,千年诗路文化厚植于浙学底蕴,也传承着浙江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人文精神。
赵承谈到,举办此次诗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中国作协的有力指导下,系列活动将以诗为媒、以文通心,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更好发挥文学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作用。衷心希望各位诗人朋友在活动中深化交流、互鉴互赏、增进友谊,让这趟中国之旅、浙江之行留下美好回忆。同时,诚挚邀请更多诗人朋友走进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亲身感受浙江生机盎然的人间烟火,深情抒写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精彩诗篇,通过“浙江之窗”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和壮阔前景。
诗人代表路易莎·罗芒(巴西)致辞
路易莎·罗芒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在飞速变化发展的环境中,诗歌能够做些什么、诗歌的作用何在,依然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重要命题。今天参会的诗人朋友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跨越不同的时区,使用不同的母语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这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供我们来共同审视和思考“诗歌之用”这一命题,而线索或许就存在于这样一种诗歌中——它关乎身体、声音、沉默、呼吸、倾听与相遇,扎根于平凡与奇特之中,在语言的革新中,尝试想象另一个世界。希望大家在共处的时光里,能够让各自的语言充分相遇,并且创造出一种如兄弟姐妹般多元而充满活力的崭新的语言。
10位诗人代表将“友谊之水”注入玉琮容器
活动现场,路易莎·罗芒及塞费·泰曼(埃塞俄比亚)、维亚切斯拉夫·格拉济林(俄罗斯)、盖蕾娅·弗雷德里克斯(南非)、高塔姆·维格达(印度)、阿迈勒·萨赫拉维(阿联酋)、穆罕默德·穆塔亚姆(埃及)、胡达·穆巴拉克(沙特)、哈菲兹·阿奇米·卡尔胡兰(伊朗)、王二冬(中国)等10位诗人代表将象征取自各国母亲河的“友谊之水”注入舞台中央的玉琮容器,共同浇灌容器中的小树。流动的水流从中央向四周蔓延,舞台两侧的“友谊之树”被点亮,标志诗会正式开幕。枝繁叶茂的树木,寓意着在友谊之水的浇灌下,各国友谊将永远常青。
7位外国诗人朗诵各自的代表作品
王二冬及杭州本地朗诵家共同朗诵了《中国快递员》一诗
越剧《卜算子·咏梅》
艺术家王臻、沈颖丽、缪宏波将现场创作的篆刻及书画作品赠予国际青春诗会组委会
在文艺演出环节,精彩纷呈的节目向诗人们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诗乐表演《汲露》将诗歌朗诵和青瓷瓯乐相结合,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歌舞《知否知否》将诗歌演唱与舞蹈相融,以诗领舞,以舞注诗;杂技节目《江南》如同一幅细腻唯美的中国水墨人物画,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浪漫意境;7位外国诗人朗诵了各自的代表作品,王二冬及杭州本地朗诵家则共同朗诵了《中国快递员》一诗;越剧《卜算子·咏梅》、昆曲《牡丹亭·寻梦·懒画眉》唱腔清丽,用戏曲吟唱的方式展示古诗,尽显戏曲与诗歌的双重魅力;歌舞《风雅颂天城》围绕南宋时期的钱塘风雅景象进行创作,融入南宋文化元素,气势恢宏;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与会诗人的诗歌文本及照片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星星点点汇聚起来,最终形成一面色彩斑斓的照片墙。此外,艺术家王臻、沈颖丽、缪宏波还现场创作了篆刻及书画作品,并将作品赠予国际青春诗会组委会。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当日上午,诗人们前往西湖,乘船游览小瀛洲,在西泠印社亲手刻制“吉”字印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拜谒了白苏二公祠,与中国古代先贤隔空对话,感受他们流传千载的人文精神。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诗人们还将参访浙江文学馆、浙江省非遗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公望美术馆、郁达夫故居、徐志摩旧居、海宁周王庙云龙村、良渚博物院及北京慕田峪长城、故宫等地,举行学术对话、座谈会、中外诗歌分享会、“望长城内外”诗歌朗诵会、“同写一首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共同深度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在彼此间的交流探讨中加强了解、增进感情,让今夏的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合影
作品编辑:杨冰慧
作品来源: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