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丽宏
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千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也许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访问者的目光。因为,这颗炭化的稻米,有一万年的历史,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由人工种植的水稻。它改写了历史。
这颗小小的稻粒,像是一粒乌金的雕塑,也像是来自遥远星空的一颗流星,变成了小小的陨石,让人想象岁月的悠长和大自然的神秘,更让人联想人类在向文明的道路是多么遥远漫长。
这是在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博物馆。陪我来参观的,是考古学家蒋乐平。上山遗址博物馆中,保留着当年的考古现场,起伏不平的土地中,到处是发掘过的坑坑洼洼。在这些坑坑洼洼中,曾经埋藏着远古的谜团,是蒋乐平和他的同事们,小心翼翼地拨开岁月的沙尘,让一件又一件鉴证历史的万年古物坦陈在人们面前,解开了万年稻源之谜。
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如何生活?吃什么,穿什么,何处栖息,何以为生?这一切,文字的历史中没有任何具体记录,这是人类史书中记载模糊的原始年代,比我们常说的“刀耕火种”的年代更为遥远。谁能把一万年前的景象复述给今人?
多年前,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痕迹,当时曾成为重大新闻。上山遗址最初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年代。这个被人称为上山堰的地方,散布着很多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陶,陶土中,掺杂着许多稻谷。出土的古物中,有不少类似磨盘的大小石板,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在这里生活的古代人类,已和稻谷结缘。蒋乐平把出土的陶器残片送到北京大学,那里有一个权威的实验室,可做科学的测年分析。测年的结果,让蒋乐平吃惊,也让他兴奋:上山出土的陶器,历史超过一万年!而这些一万年前的陶片中,嵌满了稻壳的痕迹。蒋乐平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他没有急着发布结果,而是进一步做一个考古学家应做的工作:动手实验。那些类似磨盘的石板和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关系?蒋乐平将适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盘上,然后用一根石棒进行挤压搓磨。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成了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当年,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当年,金黄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五分钟后,他随意抓出一把经过搓磨的稻谷做数数统计,结果发现,被脱壳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颗,碎为半粒的一百二十颗,被碾碎的一百颗,未脱壳的只有四十四颗。毫无疑问,这些石磨石棒,正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而更重要的考察结果是,稻壳在这样的石头工具上被粉碎的程度和保留形态,与出土的夹炭陶片中被观察到的完全一致。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中的稻谷遗存,有明显的人工栽培特征。这些稻谷,已不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成为大地上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所有的考古和科研成果都指向一个重要的结论:上山水稻,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遗存,上山堰,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源地。
蒋乐平说:“考古行为的奇特之处,就是将古人做过的事情重新做一遍,但当这个古人是一位改变历史的巨人,那你是否也有可能化身为巨人?”最初种植水稻的上山堰人,都是最普通的凡人,但他们的创造,却是改变历史的巨人之为。考古学家也是普通的凡人,当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打开远古之门,解开历史的谜团时,他们也和那些历史的巨人化为一体。伟大的考古发现,曾经一次又一次改写历史,让人类更清晰准确地回溯自己的来路。从这个意义看,考古学家的工作,也是巨人的工作。
蒋乐平身材不高,不会让人联想到“巨人”这样的字眼。作为一个考古学家,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有不辞辛劳的毅力。山野的阳光和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二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走遍浙江的山水大地,锲而不舍地寻找先人的足迹。而浦江的上山遗址,是他作为一个考古学家的幸遇之地。他在浦江跋山涉水,在上山寻寻觅觅时,感觉和一万年前的先人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默契。曾经被很多人忽略的器物和迹象,进入他的视野之后便燃起耀眼的火花,指引着他追根寻源,走向历史的深处。
一个残缺的大口陶盘,一颗小小的稻粒,一块石磨,一根石棒,一个被出土的古人村落遗址,成为考古的钥匙,历史之门由此被打开,埋藏一万年的秘密被发现,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被往前推了三千年。上山遗址的发现,印证着中华民族源于万年前智慧和勤劳,在和自然的相处中,我们的祖先不断探索着求生之道,探索着更加完美合理的生活方式。上山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中华文明的起源,被掀开最初的一页。
在浦江,已经建起了一个造型质朴却内涵丰富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博物馆的主体,是两栋类似茅屋的简朴建筑,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浦江的朋友们陪着我参观,一路介绍着,如数家珍。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的用过的各种陶器,大口陶盘,带着一个耳环的陶罐。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那是一些排列整齐的点,是一些寄托着飞扬神思的线条。还有石头的工具,磨盘,石球,石刀,石锤,石凿。而博物馆的中心焦点,是那颗一万年前的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万年古稻奕奕闪亮,如钻石,如乌金,如来自太空的陨星,牵动着参观者思绪,让人的联想穿越时空,飞向遥远的古代。
上山博物馆门口,有袁隆平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的重大发现,使这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欣喜,他挥墨写下这八个字,为上山的考古成果作了精辟总结。
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装束简朴的农民在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也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走近细看,原来是一组组不动的雕塑。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浦江友人笑着对我说:“在这里散步,你可以想象,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一万年前。”
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地平线上逶迤起伏的山影,这是浦江的仙华山。浦江友人告诉我,在仙华山上,有一些神奇的岩石,上面有远古的神秘雕刻,这些岩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谜。离开上山遗址,浦江友人带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阖着的巨眼。神秘的眼神中,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也许兼而有之。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我想,这些远古浮雕,也许和一万年前驯化了野水稻的上山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密的一天。
2020年12月26日于四步斋
作者简介:赵丽宏,诗人,散文家。1952年出生于上海。中学毕业后曾去故乡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从事文学写作。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散文集、诗集、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九十余部。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2014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奖”,同年被推选为法国科学、艺术人文学院院士。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意大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波兰、日、韩、阿拉伯、波斯、摩尔多瓦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表出版。
作品来源:专家推荐
编辑:杨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