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两国元首夫妇互赠国礼,雨果、福楼拜、司汤达、罗曼·罗兰等法国文学大师的作品以及《简明法汉词典》和《汉法词典》均在此列。当外交遇上书香,尊重、理解、互鉴等有了更具象的体现。
“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提及青年时期阅读雨果作品的感受,习近平主席曾有感而发。
翻译,是沟通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中法交流中,文学作品的翻译受众最广,对两国人民增进理解、中西文化交流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中法文化交流大潮中,翻译家、学者等专业人士积极有为。在广东,不但有梁宗岱、郑克鲁等大家传承推动双向交流,也有“午夜文丛”等对法国“新小说”译介推广的当下竞放。从文学到文化,从广东到全国,从珠江穿越塞纳河,中法文化的双向互动以文学为桥梁正在加速融通。
文学译介的“摆渡人”
中法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中国早期的法语文学翻译中,广东翻译家更是开风气之先,成为中法文学交流的重镇。著名诗人、翻译家、教育家梁宗岱,便被誉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
1924年,梁宗岱赴法留学。法国是欧洲的艺术中心,无数大师在此云集。这一时期,梁宗岱与保罗·瓦莱里、罗曼·罗兰等文学大师过从甚密,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1931年底,梁宗岱回国,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宗岱认为,“用其长以补吾短”最直接的手段莫过于翻译。翻译作品,选择作家,十分考验译者的眼界和功力。他眼光独到地选择保罗·瓦莱里、罗曼·罗兰等法国重要作家的作品进行译介。同时,他率先将庄子、陶潜、李白、王维等的作品推介给西方读者,并以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视角,探索中西文化对话可能的途径。后来,保罗·瓦莱里还为梁宗岱所著的《陶潜诗选》法译版作序,并推荐到法国勒马日出版社出版。
“很少人能像梁宗岱这样,既有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文化自觉,也有传播弘扬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能同时做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翻译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称“广外”)首任校长黄建华说,“他实际上是一个双重的哥伦布,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立下功劳。”
“梁宗岱求真求实的治学习惯,对广外60年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广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敏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梁宗岱与法国诗人、作家通畅无阻的跨文化交流,也为所有外语人树起了一面旗帜。
由梁宗岱开启的中法文化交流,在其学生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黄建华便是突出代表。
1964年,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翌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外前身)便专门设立了法语专业。梁宗岱与黄建华是最初的一批教师,黄建华从此开启了与法语翻译的一生之缘。
1977年到1981年,黄建华在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在此期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出版了《此时此地》。回国后的黄建华参与将此书翻译成中文版,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随后密特朗访问中国,得知该书在中国出版,非常高兴,法国总统府秘书处还为黄建华发了感谢函。1998年,黄建华受邀编纂《汉法大词典》,历经16年完成720万字的《汉法大词典》出版,填补了中国大型汉法词典的空白。
2000年,徐真华从黄建华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广外第二任校长。徐真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20世纪法国文学。这些年来,他创作了《理性与非理性——20世纪法国文学主流》《法国文学导读》等著作,2009年获颁法国政府“金棕榈骑士勋章”。
学术传承已成佳话,文学翻译结出的硕果还很多。
提到法国文学经典,《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悲惨世界》等名著一直深受中国读者喜爱,这些作品的翻译,正出自著名作家、翻译家郑克鲁之手。郑克鲁是广东中山人,他的曾祖父郑观应因著有《盛世危言》而广为人知。
作为法国经典文学的“守望者”和“摆渡人”,郑克鲁在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累计完成了1700万字翻译作品。因在翻译上促进中法交流取得重要成就,他荣膺法国文化部颁发的“一级文化交流勋章”,获评“中国资深翻译家”,并获得“傅雷翻译出版奖”。
同样深耕法国文学研究的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原教授程曾厚,尤以雨果研究见长,译有《法国抒情诗选》《雨果诗选》等作品,形成了中国视角和主体意义的雨果研究成果,曾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文学之风吹拂两地
改革开放后,文学热潮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其中,位于广州的花城出版社引入众多法国经典文学作品,为国内读者打开了一扇法国文学之窗。
20世纪90年代,由黄建华翻译的阿洛伊修斯·贝尔特朗诗集《夜之卡斯帕尔》、王道乾翻译的兰波诗集《地狱一季》、葛雷翻译的马拉美诗集《白色的睡莲》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进入21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法布尔《昆虫记》(梁守锵等译)出版,花城出版社随后还推出《现代散文诗名著名译》,包括勒纳尔的《博物志》(蔡惠廷译)、夏尔?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等。
除了推出经典作品,关注20世纪法国“新小说”运动,敏锐把握法国文学新流派则是广东知识界的另一积极作为。1997年起,广州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家、出版策划人陈侗与朋友鲁毅共同策划推出“午夜文丛”。
“午夜”原是巴黎一家出版社的名字,该出版社因出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和西蒙等的作品,在法国文学史上声名鹊起。
“午夜文丛”现今已从午夜出版社引进了百余种作品,尤其是对阿兰·罗伯-格里耶作品的全面推介,为中文读者打开了一个了解法国“新小说”的新世界。陈侗也因策划“午夜文丛”和相关活动,在2010年获颁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出版‘午夜文丛’可以追溯到40年前我对‘新小说’的喜爱。”陈侗表示,法文作家是充满内在想象力和创造欲望的作家群体,在拒绝平庸和反对因循守旧方面是非常一致的。他们所带来的“新文学”,是法国文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陈侗透露,通过引入法国午夜出版社的书籍,他跟法文作家建立了良好关系,著名作家让-菲利普·图森还以陈侗和他的团队为素材,创作了一部半虚构的作品。后来陈侗也以半虚构的方式将让-菲利普·图森写入小说《伤心的人》之中。
“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中法文学双向交流。”陈侗介绍,接下来我们还会不断购买新的版权,引入比一般讲座更有产出意义的活动。“在中法文学交流中,把事情做得更深入一些是必需的。”
2009年,在以北京大学教授董强为代表的中国法语界学者的合作支持下,傅雷翻译出版奖正式创立,旨在促进法语文学及社科类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每年该奖评选出两部译自法语的最佳中文译作。2017年与2023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在广州举行颁奖礼。“广州在法国文学翻译上有着重要传统,著名的翻译家梁宗岱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傅雷奖来到广州,就是要向广州致敬,向广东的开放精神致敬,向岭南的文化氛围致敬。”董强说。
记者了解到,由花城出版社引进的《加缪文集》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而著名作家王蒙的新作《猴儿与少年》法文版也将在法国推出。从塞纳河到珠江,文学之风继续吹拂着中法两地。
从文学迈向文化交流
“人文交流在中法交流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这更能促进彼此的理解、认同。”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翌茹表示。
16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写给中国康熙皇帝的信件,可谓是积淀着数百年记忆、见证了那段中法交流的历史。在徐翌茹看来,“它记录了东西两个大国相互了解、产生共鸣的过程,将世代流传”。
如今,中法两国从文学迈向文化的交流越发密切。在广东,这类交流已从文学作品的翻译延伸至艺术、演出、音乐、设计、电影等领域。
2011年起,创办多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走进佛山顺德,推出顺德音乐节等重磅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每届均吸引百万人次关注和参与,已成为佛山乃至大湾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文化IP之一。
此外,在广东各大剧院,每年的节目单都不乏来自法国的各类演出。以《悲惨世界》为例,2023年11月,《悲惨世界》法语原版音乐会登陆广州大剧院,这是雨果经典巨作问世多年后,首次以原汁原味的音乐剧版音乐会形式来到广州。今年5月,由刘烨领衔主演的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将先后在深圳、广州上演。
“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的创排,是非常典型的中法文化交流案例。”徐翌茹表示,中国的艺术家如何重新演绎这部地道的法国文学作品,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很让人期待。
“这说明两国人民走得更近了,相互了解、借鉴的程度也变得更深。”杨晓敏留意到一组数据——今年前4月,法国籍人员入境中国为10.4万人次,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赴法国为13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分别为294.71%、215.28%。
近年来,如何加深中法文化交流,让更多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去”,是杨晓敏、徐翌茹等资深法语专家着重思考的问题。坚持文化自信,学会换位思考,参与更多的跨文化实践,在她们看来尤为重要。
“要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制度、成就保持自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文化和需求,才能推动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出去’。”杨晓敏介绍,她和同事正在策划推出《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文化》法语书籍,涉及养老医疗、家庭教育等现实话题,已出版第一册。“这套书可以帮助法国人进一步读懂真实的中国。”
在文学翻译层面,杨晓敏建议,除了译介经典文学作品,还应译介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不少朋友告诉我,仙侠题材的网络文学在法国广受欢迎。通俗文学的翻译,可与高校联动起来,借助新兴的AI翻译技术,助推更多优秀作品‘走出去’,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民间层面的合作力量也不容小觑,我们要进一步加深民间交流的国际化程度。毕竟对两国人民来说,这会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徐翌茹认为,在官方主导的中法文化交流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民间层面的交流。
■对话
加强多元交流 推动文化互鉴
中法建交60年,中法文化交流愈加蓬勃发展。近日两国元首会谈,携手推动两国交流迈向新征程。近年来中法文化交流有哪些特点?如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并推动交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晓敏,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翌茹展开对话。
南方日报:你曾参与哪些中法文化交流的实践?
杨晓敏:我的博士论文做过巴黎和广州的中国人日常饮食行为的人类学研究。这两座城市有着很多共通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际大都市,老城区的历史底蕴与新城区的现代化设施互相辉映,都拥有开放和包容的特质。我经常带着学生到广州西关欣赏传统建筑,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时才能更加自信。
徐翌茹: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个关于中法两国人口老龄化研究的项目,希望对缓解人口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另外,我前几日受邀录制了央视的《互鉴》节目,与法国嘉宾共同分享中法人文交流的“双向奔赴”。其间我们提到了里昂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
里昂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与中山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孙中山先生将它定位为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的海外分支,并予以办学经费支持。它孕育了一群杰出的留法学者,包括张云、邹怡新、叶述武、李国平等,推动了中国数学天文领域的教育与科研进步。2014年,里昂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揭牌。
在法期间,我常带着学生到该博物馆参观,在我看来,它所承载的中法友好精神将代代相传。
南方日报:近年来中法文化交流有何特点?
杨晓敏:随着法国媒体、学者专家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并不是遥远、神秘的,而是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东方大国。他们开始更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我们的国家与社会。
与文化交流相关的研讨会较前些年多了起来。2023年底,广外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一些法国教授不远万里前来,只为参加1天的论坛活动,让我们特别感动。
徐翌茹:中法文化交流经过长期积淀,历久弥新。近年来的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渗透到文学、艺术等方面,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碰撞与交流。
比如,里昂灯光节是一个国际性的灯光节,在欧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每一年都会特别加入中国元素。2018年是中国广州—法国里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30周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专门将灯光作品《雨打芭蕉》送展法国,让更多法国市民领略岭南风韵。这便是一场十分有趣的文化交流。
南方日报:如何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促使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去”?
杨晓敏:几十年前,学习法语更多是为了“引进来”,但是今天我们更需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在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自信,在这个基础上换位思考,才能推动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出去”。
文学翻译,是沟通中法文化的桥梁,目前更多是高校专业人士参与。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统筹规划,链接到高校及相关翻译群体,上下联动,使之更成体系。此外,除了译介经典文学作品,还应译介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毕竟通俗文学作品更能反映当下。
徐翌茹:早在几十年前,法国就把推广本国文化作为国家战略,很值得我们思考。多年来,我们引进了许多法国人文社科类的经典著作,如今更需要以书为媒,助推我国优秀的人文社科著作“出海”。
在中法文化交流的格局中,国家层面的推动非常重要。同时,民间层面的合作力量也不容小觑。要进一步扩大民间层面的交流,加深民间交流的国际化程度。
南方日报:作为高校教师,你期待法语专业学生具备怎样的特质?
杨晓敏:语言能力一定要扎实。此外,学生需要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以广外的法语教学为例,大一大二学的是法语,大三大四则开始运用法语学习其他的专业课,如经贸、跨文化交际课程等。学好语言并链接其他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徐翌茹:要有中国立场,熟悉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熟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原则和主张,还要熟悉国际规则,拥有国际视野。
加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一个重要能力。了解本国的民族文化特性、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也需要了解别国的特色特点,这样才会知道哪种沟通方式最有效,才能更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交流互鉴,找到共鸣与认同。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杨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