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草原与我的文学之路
韩静慧
大牙日三百怒(大家好)!
今天能来到美丽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和大家面对面交流,非常荣幸。
我叫韩静慧,我来自中国,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我的出生地是喀喇沁旗,我说喀喇沁旗,大家可能不熟悉,我说一个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贡桑诺尔布,他是成吉思汗的功勋大臣,者勒蔑的后裔,是杰出的蒙古族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喀喇沁旗就是这位蒙古族优秀代表者的家乡,也就是说我和他是老乡。现在他的故居“亲王府”每年中国政府都出资维护,所以历经了三百多年还坚强地挺立在那里,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打卡地。
喀喇沁旗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集地,有汉族、蒙古族、回族和朝鲜族等十几个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融合,文化也互相渗透,相互促进。我就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里熏陶长大的,又因为从小就学习汉语,所以长大以后一直在民族地区做汉语教师,给汉族的孩子授课,后来从事写作也就自然地使用了汉语。我个人认为,用汉语写作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会让更多人所了解所认同。
多年来,我出版发表了很多作品,获得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国奖骏马奖,和冰心儿童文学奖。有的作品一版再版,深受读者喜爱。还有的作品版权输出到七八个国家。
比如长篇小说《锔盆女孩》这本书,写的是元大德七年的时候发生在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运河边的故事。小主人公和母亲是从草原的都城鲁王城–也就是应昌路,走进元大都的北运河通州码头的。这部儿童文学长篇目前两个版本已经加印12次,这让更多的读者甚至世界了解了元代大德年间蒙古族贵族所居住的鲁王城也就是应昌路,和北京元大都以及北运河的经济文化和民俗风情。我希望能弥补儿童文学在元代时期文学的一个缺口,让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更准确地了解元代,认识元代。
这本书的版权到目前为止已经输出到7个国家,被翻译成俄语、土耳其语,尼泊尔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僧伽罗语、等多个语种。 蒙古国的耐普库儿童出版社也买了这本书的蒙古语版权,也和中国新蕾出版社签订了版权合同,但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是否已经翻译完成,我希望蒙古国的孩子们能尽早读到这本书。
我从草原到草原的城市,再最后到北京生活,虽然生活环境和接触的人变了,但不变的始终是那颗热爱家乡草原的心,我的笔下跳跃的,都是辽阔的草原和善良的草原人民。
因为家乡的草原,一直是我深深默爱着的土地,也是给予我灵感最多的地方。比如儿童文学长篇《赛罕萨尔河边的女孩》,写的就是家乡赤峰的贡格尔草原里的一户普通牧民家庭, 2016年在北京出版集团出版,2017和2018年两度出新的版本。2017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图书奖、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出版物,并被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投资拍成了电影,电影名叫《毡匠和他的女儿》,这部电影的拍摄地也选在了家乡贡格尔草原。
还有小说集《额吉和罂粟花》、《额吉的荞麦地》。这两本书里所有发表在全国各地杂志上的中短篇小说大部分素材都来自于草原,另外童话长篇《星星落在草原上》写的也是家乡的草原。
当然我也写过城市,写过都市里的人,但作品主人公大部分都是从草原走出去的,或者是走进草原的人。
外地人走近草原的作品如长篇《为谁活着》写得是北京发生的故事,小说写的是北京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原生家庭的诸多问题得了抑郁症,几经治疗不见好转,最后父亲破釜沉舟辞职带孩子到了草原,让孩子生活在牧民和牧民的孩子中间,最后是草原让这对父子的心灵得到安抚和回归。这部书一出版就被浙江影视公司相中,买了影视版权,并拍了电影,电影名字叫《父子战争》。当然看过我小说的人都说我的书拍出来的电影都没有小说好,也不如小说作品让人感动。我认为作家写小说注重的是思想性和人性,而电影则是单纯地表达一个视觉故事,甚至拍摄者完全考虑的是商业价值,所以影视和小说完全不是一码事。
那么写草原人走进都市的作品也有,比如我2003年在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M4青春事》这本书,后来再版的时候改名为《一树幽兰花落尽》,这里边的主人公就是从牧区走进大都市的,书写了一个蒙古族女孩子走近大都市后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成人都市文学短篇《摇摆不定》写了一个中年蒙古族女知识分子从草原城市辞职走人到北京做北漂教师的整个心路历程。长篇《不和女生斗气》、《父子较量》等则写的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蒙古族孩子从草原投奔在大上海打工的父母,就读在大上海一个公立学校学习的整个生活状态,从被排斥到渐渐的融入的一个成长过程。
我的写作跨度很大,给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写过具有草原特色的作品。我从给低年级的孩子写童话开始,比如河马卡拉和他的一家系列,在中国广州家庭集团连载了16年,被多家出版社以不同的名字推出过。比如其中的一本《星星落在草原上》又给中小学的孩子写了大量作品。疫情期间中国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韩静慧儿童文集8本,其中里边的6本小说,一本散文,一本童话都适合小学的孩子阅读。而《一树幽兰花落尽》等适合初高中的孩子读,《为谁活着》、《额吉和罂粟花》、《摇摆不定》、《光棍的房子》、《双重面孔》等等作品都是成人文学。我认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会写出给0到99岁的人都能阅读的作品,比如中国的《西游记》你无法确定他是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它老少皆宜,是成年人的童话也是孩子们热爱的童话。
我相信,如果没有我的家乡,没有我在草原生活的丰富经历,我不会从一个普通的草原孩子走到现在,我也不会写出那么多具有草原特色的文学作品,也没有机会坐在乌兰巴托这个神圣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什么文学。
中蒙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好邻居,中蒙两国的文学交流源远流长,蒙古国的现代文学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蒙古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大学蒙古族文化研究学者陈岗龙教授翻译的《蒙古国诗选》就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阅读感受。另外新世纪以来蒙古族青年作家、翻译家《内蒙古青年》主编照日格图先生翻译的《蒙古国文学精品小说卷》、《城市故事》、《月光曲》在中国就很有影响。他翻译的蒙古作家达·纳楚克道尔基的《幽暗的峭壁》,宾·仁钦的《跳伞者宝尼亚》,东·那木达格的《一条狗的两次死亡》,僧·额尔德尼《月光曲》等名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中国现代文学《狼图腾》这本书在蒙古国也拥有众多的读者,作为一个中国的蒙古族作家,我希望这样的交流能够更深入一些,希望蒙方能涌现出更多热爱中国文学的翻译家,把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出来,带给蒙古国人民,让他们了解中国。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翻译家把蒙古国的优秀作品翻译到中国,让中国人民去阅读去感受多姿多彩的蒙古文化。
我认为,无论我们身处在哪个国家,哪种环境,文学都是书写人情冷暖,人间百态,挖掘真实人性。所以文学是无国界的,各国的作家也都应该是好朋友。
备注:贡桑诺尔布,1872——1931,出身乌梁素海氏,世袭札萨克杜凌郡王,民国升任亲王,创本内蒙古第一学堂——崇正学堂,——守正武学堂——毓正女学堂,培养了蒙古族第一批知识分子和军事人才。1901年到北京当差,被袁世凯任命为蒙藏事务局总裁,创办蒙藏学校。
作者简介:韩静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蒙古族,代表作有《锔盆女孩》《额吉的荞麦地》《星星落在草原上》《为谁活着》等,曾获首届”冰心儿童文学图书新作奖” 、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奖项,多部长篇作品被改编拍摄成电影,并被翻译成多个语种。
编辑:杨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