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人口约有四分之三是华人,其余是马来人、印度人等。 它的官方语文有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泰米尔文四种,所以有四种语文的文学作品。新加坡过去是英国的殖民地,1965年获得独立。它过去的文学主要是马来古典文学。由于新加坡的大多数居民是华人,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深广。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新加坡的华文报章也很快地陆续刊登用白话文体写的文学作品。文学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象征,作为一个由不同移民组成的新兴国家,新加坡从开埠到建国,也发展出自身的文学,其中又以新华文学最具代表性。
从1924年开始,各华文报刊相继增辟文艺副刊,如《小说世界》、《南风》、《星光》等。同时,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断增长,并形成20年代华文文学运动的主流。在华文戏剧方面,1933年首次演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独幕剧《芳娘》、《一侍女》、《绿林中》和《兄妹之爱》。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也掀起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救亡的运动。许多文艺创作也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并涌现一批优秀作品。1942年日军侵占南洋群岛之后,铁抗、王君实等作家相继遇难,文学活动处于低潮。日本投降后,文学创作活动重新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以描绘战争和抗日地下活动为题材的英文小说。较著名的有陈基安的《无声的敌人》(又名《马来亚》,1952)、尼维·刹特的《一个像艾丽丝的小镇》。
随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马来作家马苏里、玛斯等于1950年8月创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称“五十年代派”,其中多数作家坚持了“为社会而艺术”的创作原则,表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
新加坡独立后,不少马来作家迁回马来西亚,马来文学的中心也逐步由新加坡转移到吉隆坡。战后的华文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描写劳苦大众,特别是以老一辈的华侨劳工、矿工、割胶工和农民的艰苦创业为题材的作品,占有重要地位。除马来作家的“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作为新加坡马来文作家协会继续存在外,泰米尔作家协会、新加坡(英文)作家协会和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相继成立。新加坡写作人协会是新加坡公民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的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加坡的华文写作者于1945年底成立星华写作人协会,但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紧急法令而自动解散。1947年底成立的星华文艺协会也出于同一原因而解散。1970年8月,在连士升(1907~1972)等作家的倡议和推动下,成立新加坡作家协会。协会创办《文学月报》(后改为《文学》半年刊),开辟文艺副刊《写作人》,出版文学丛书,鼓励会员从事文学创作,并举办文学理论讨论会、专题讲座、诗歌朗诵会等,同时组织国际文学交流活动。战后新加坡文学发展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并强调地方色彩和题材多样化。这时期涌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反映底层社会的贫困,对不合理的社会有所揭露。